除湿机与铁观音制作
4月23日,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
茶农苏启构正忙着调试刚刚买来的除湿机,以备一周后春茶开采之用。老苏说:“村里海拔高,云雾多,湿度高,不利于茶叶加工。拿到去年茶叶收入10多万元,我便赶紧添置设备。有了除湿机,今年茶叶品质一定会更好。”
近来,在屏山乡,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采购、调试设备,联系采茶工、经销商……为下旬春茶开采做准备。
大田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境内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正合“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4.33万亩优质茶山分布在10多个乡镇,发展茶业的人越来越多。县里统一注册的“仙顶”牌金萱、铁观音,以独特的高山韵,逐渐赢得市场青睐。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把大田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
“找”到生态高山茶
大田种茶可溯及200多年前,清末曾开设茶馆72处。至上世纪80年代,当地迎来茶业发展高峰,全县处处种茶叶,茶园面积三四万亩,产量1500吨,雪山毛尖、黄珍珠、台式乌龙茶等曾领一时风骚。但是,近年来大田人未赶上市场优质化节奏,仍片面追求高产,加上管理粗放、加工技术落后,茶叶价格一跌再跌,市场渐渐萎缩。许多茶农看到种茶已无利可图,大片大片地抛荒,最后仅有1万多亩撑下来。其中,素有茶乡之称的屏山乡,茶园面积从2700多亩跌至700亩。
大田的茶叶真的无路可走?
6年前,一台商欲到大田发展茶业,县里提供了两个备选之地,一是山地平缓、路况较好的东风农场,一是山高路远的屏山乡。台商一眼就相中终日云雾缭绕的屏山,说这里没工厂,生态好,能出好茶。
大方广茶业公司创办后,投入90多万元引进3套先进制茶设备,当年制作春茶。收购茶青,每公斤4元多,比原先加工后的茶叶还俏。周围村民听说台商加工后的茶叶一公斤能卖到三五百元,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茶叶卖不到10元,一样的茶叶为何身价如此悬殊?后来,茶农从台商、县经作中心茶艺师那里取到了真经——高山云雾多、湿度大,正适合茶叶生长;高山紫外线、漫射光多,有利于茶叶内质的形成;高山昼夜温差小,茶叶不易老化、木质化,可长时间内保持质地和色泽。而他们原来一直种“福云6号”毛蟹等老品种,产量虽高,但品质不好,加工技术又落后,怎能出好茶?
一步到位,就种无公害茶
大田县决定直奔前景看好的无公害茶。新开垦的茶园,全部选种品质上等的黄观音、红芽观音、金萱等;改造、提纯复壮现有茶园;以施有机肥为主,广泛使用农家肥、复合肥,化肥使用量不超过20%%;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生物农药,选择没有相互抗药性的药剂交替使用。
政府出台茶叶生产资金扶持措施,激励茶农建设高标准茶园。退耕还茶5亩以上、新建茶园30亩以上,每亩补助苗款50元。去年,全县新植茶园6500亩,都是高标准茶园,新购先进制茶设备577台。全县茶叶年产值2.24亿元,种茶、制茶、卖茶,成为当地人们致富的新兴产业。
好技术换来好身价
以往,大田茶叶加工户大多使用落后的滚筒杀青机、手拉式烘干机,温度、火候难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香气低,味不浓,上不了档次。
加工工艺的改进亦提上日程。加工大户率先改革传统制作工艺,以液化气为燃料,换上新式杀青机、烘干机,方便卫生,减少了二次污染;引进台茶工艺,多翻少摇,延长作青时间,茶汤色泽变得翠绿;做形上,速包机、平揉机取代了整形机,使茶条圆紧,色泽嫩绿。同时,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
如今,大田已列入全省茶业新区开发科研基地,现有的“高山云雾”系列,有高山优质乌龙茶铁观音、金萱,绿茶银针、雪山毛尖,红茶“东方美人”等。其中,“仙顶”牌乌龙茶、绿茶获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东方美人”获国际名茶金奖。
工艺改进后,茶叶身价一路上扬。屏山乡屏山村老茶农郭守梆原来加工的茶叶一公斤卖不到10元,现在卖到了他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千元“天价”。
四处“选美”提品质
做出好茶,只是大田茶产业的阶段性目标。能不能实现品牌突破,把竞优理念推向更高?
前年夏天,大田县在福州举办高山优质茶展示会,打响了当地茶产业的知名度。在这次全省制茶大赛中,大田县精选的样品17只,其中“铁观音”、“金萱”、“金观音”、“五龙针螺”等4个茶样获省名茶称号,还有6个茶样获省优质茶称号,该成绩在全省排名第三位,也是该县实现了乌龙茶名茶零的突破;去年,该县选送茶样22只参加三明市名优茶质量鉴评,19只茶样获奖,其中6只获市名茶称号,13只获市优质茶称号,进一步确立了该县茶业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2004年3月,该县向国家工商部门申请了大田县茶叶专用商标“仙顶”牌,提升了茶叶支柱产业的价值。
2005年4月,组建大田县茶艺表演队,这也是三明市第一支茶艺表演队,并在福州展示会现场成功表演,展现大田高山绿色茶韵。
根据县里“”优势农产品的发展目标,至2008年,全县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区茶叶面积将达5万亩,全部投产时,产值将突破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