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以及除湿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机以及除湿方法。背景技术: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一般通过风扇将潮湿的空气抽入至除湿机内,通过热交换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分,并将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除湿机外,如此循环以使室内湿度降低。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的制冷效果有限,从而不便于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充分冷凝,从而使得除湿机的除湿效果较差。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以及除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的除湿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外壳,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与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的安装腔;制冷结构,设置在安装腔内,制冷结构为环形结构,制冷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外壁面用于散热,内壁面用于进行制冷,内壁面围成制冷腔,进风口与制冷腔相对设置,外壁面与外壳的内壁围成换热腔,出风口与换热腔连通;冷端换热组件和热端换热组件,冷端换热组件安装在内壁面上,热端换热组件环绕外壁面的周缘设置。6.进一步地,制冷结构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制冷板、第二制冷板、第三制冷板和第四制冷板,第一制冷板、第二制冷板、第三制冷板和第四制冷板围成制冷腔;冷端换热组件包括:7.第一冷端换热器,设置在第一制冷板的制冷面上;8.第二冷端换热器,设置在第二制冷板的制冷面上;9.第三冷端换热器,设置在第三制冷板的制冷面上;10.第四冷端换热器,设置在第四制冷板的制冷面上。11.进一步地,制冷腔为方形腔结构,第一冷端换热器、第二冷端换热器、第三冷端换热器和第四冷端换热器均为方形结构,第一冷端换热器、第二冷端换热器、第三冷端换热器和第四冷端换热器错位设置在方形腔结构内。12.进一步地,第一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二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和/或,13.第二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三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和/或,14.第三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四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和/或,15.第四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一冷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成第四预设角度设置。16.进一步地,热端换热组件包括:17.第一热端换热器,设置在第一制冷板的散热面上;18.第二热端换热器,设置在第二制冷板的散热面上;19.第三热端换热器,设置在第三制冷板的散热面上;20.第四热端换热器,设置在第四制冷板的散热面上。21.进一步地,第一热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均沿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热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均沿与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第三热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均沿与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第四热端换热器的多个换热板均沿与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呈第三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22.其中,出风口与第三热端换热器相对设置,以使经制冷腔除湿后的空气经第一热端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分别流入至第二热端换热器和第四热端换热器,并使得经第二热端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和经第四热端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汇流至第三热端换热器处并经出风口流出。23.进一步地,第一热端换热器具有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24.沿第一散热部至第二散热部的延伸方向,第一散热部的多个换热板的高度逐渐增加;和/或,25.沿第二散热部至第一散热部的延伸方向,第二散热部的多个换热板的高度逐渐增加。26.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接水部,第一接水部位于制冷腔的底部;和/或,27.外壳上设置有第二接水部,第二接水部位于第一热端换热器的底部;和/或,28.制冷结构为半导体制冷结构。29.进一步地,第一接水部为接水槽,第二接水部为接水通道;沿第一接水部至第二接水部的方向,接水槽的接水高度逐渐减小。30.进一步地,进风口位于外壳的顶部,出风口位于外壳的侧部;除湿机还包括:31.风机,安装在安装腔内,风机位于进风口和制冷结构之间。3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方法,除湿方法适用于上述提供的除湿机,除湿方法包括:33.获取使用环境的温度t1以及使用环境的湿度r;34.将使用环境的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二预设温度t2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将使用环境的湿度r与预设湿度r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二比较结果;35.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对除湿机的工作情况进行控制。36.进一步地,除湿方法还包括:37.当r>r,且t1<t1<t2时,控制除湿机进行除湿。38.进一步地,除湿机为上述提供的除湿机;在除湿机进行除湿后,除湿方法还包括:39.获取制冷结构的内壁面的温度t2、制冷结构外壁面的温度t3;40.将内壁面的温度t2与第三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将外壁面的温度t3与第四预设温度进行比较;41.当t2>t3,且t3<t4时,除湿机处于预设工作条件,控制除湿机继续除湿;42.当除湿机未处于预设工作条件时,控制除湿机的制冷结构停止工作,控制除湿机的风机在制冷结构停止工作之后的预设间隔时间后关闭。4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制冷结构设置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制冷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面和外壁面,通过内壁面围成制冷腔,并将冷端换热组件安装在内壁面上,这样便于使得与冷端换热组件进行换热的空气均集中装在制冷腔中,使得冷量集中,便于更好地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出,从而便于提升除湿效率,有效提高除湿效果。附图说明4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4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结构、冷端换热组件和热端换热组件的布局示意图;46.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爆炸图;47.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空气流向示意图;48.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结构、冷端换热组件和热端换热组件处的空气流向示意图;49.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结构、冷端换热组件和热端换热组件处另一角度的空气流向示意图;50.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第一接水部和第二接水部的结构示意图;51.图7示出了图6中的a-a向示意图;52.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方法流程图。5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54.10、外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安装腔;14、第一接水部;15、第二接水部;55.20、制冷结构;21、第一制冷板;22、第二制冷板;23、第三制冷板;24、第四制冷板;56.30、冷端换热组件;31、第一冷端换热器;32、第二冷端换热器;33、第三冷端换热器;34、第四冷端换热器;57.40、热端换热组件;41、第一热端换热器;411、第一散热部;412、第二散热部;42、第二热端换热器;43、第三热端换热器;44、第四热端换热器;58.50、风机;59.60、接水盘;60.70、提手。具体实施方式6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62.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外壳10、制冷结构20、冷端换热组件30和热端换热组件40,外壳10具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以及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均连通的安装腔13。制冷结构20设置在安装腔13内,制冷结构20为环形结构,制冷结构2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外壁面用于散热,内壁面用于进行制冷,内壁面围成制冷腔,进风口11与制冷腔相对设置,外壁面与外壳10的内壁围成换热腔,出风口12与换热腔连通。冷端换热组件30安装在内壁面上,热端换热组件40环绕外壁面的周缘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冷端换热组件30的排布和热端换热组件40的排布类似于回型结构。63.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通过将制冷结构20设置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制冷结构2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面和外壁面,通过内壁面围成制冷腔,并将冷端换热组件30安装在内壁面上,这样便于使得与冷端换热组件30进行换热的空气均集中装在制冷腔中,使得冷量集中,便于更好地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出,从而便于提升除湿效率,有效提高除湿效果。同时能够在小空间内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增加空气与冷热端的接触时间,使水蒸气冷凝更充分,散热更加充分,达到强化除湿的效果,进一步地提升了除湿效率。6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结构可以为封闭或近似封闭的结构,这样便于有效将制冷腔和换热腔进行隔离,避免制冷腔的冷量和制热腔的热量出现混合,进而便于分开进行制冷除湿以及加热。该环形结构可以为圆环结构、或者多边形环形结构等。或者,当环形结构为半环结构,当为半环结构时,可以采用顶部进风往下走经过冷端除湿,之后分成两股风分别向左向右经过热端,汇聚出风。65.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结构20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制冷板21、第二制冷板22、第三制冷板23和第四制冷板24,第一制冷板21、第二制冷板22、第三制冷板23和第四制冷板24围成制冷腔。冷端换热组件30包括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第一冷端换热器31设置在第一制冷板21的制冷面上,第二冷端换热器32设置在第二制冷板22的制冷面上,第三冷端换热器33设置在第三制冷板23的制冷面上,第四冷端换热器34设置在第四制冷板24的制冷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优化了结构布局,提高了布局的紧凑性,便于通过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对空气进行制冷换热,从而便于有效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出。6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腔为方形腔结构,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均为方形结构,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错位设置在方形腔结构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错位设置是指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不会发生相互干涉,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拼接填充在该方形腔结构中。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将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均设置为方形结构,制冷腔设置为方形腔结构,便于使得第一冷端换热器31、第二冷端换热器32、第三冷端换热器33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能够充分填充在制冷腔中,不仅优化了结构布局,提高了结构布局紧凑性,还能够便于充分对制冷腔中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制冷冷凝,提高除湿效果。67.具体地,第一冷端换热器31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二冷端换热器32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和/或,第二冷端换热器32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和/或,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和/或,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一冷端换热器31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成第四预设角度设置。68.通过将第一冷端换热器31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二冷端换热器32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能够便于将第一冷端换热器31处的空气和第二冷端换热器32处的空气隔开,以便于使得第一制冷板21的冷量充分通过第一冷端换热器31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也便于使得第二制冷板22的冷量充分通过第二冷端换热器32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69.通过将第二冷端换热器32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能够便于将第二冷端换热器32处的空气和第三冷端换热器33处的空气隔开,以便于使得第二制冷板22的冷量充分通过第二冷端换热器32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也便于使得第三制冷板23的冷量充分通过第三冷端换热器33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70.通过将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能够便于将第三冷端换热器33处的空气和第四冷端换热器34处的空气隔开,以便于使得第三制冷板23的冷量充分通过第三冷端换热器33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也便于使得第四制冷板24的冷量充分通过第四冷端换热器34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71.通过将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一冷端换热器31的多个换热板的排布方向呈第四预设角度设置,能够便于将第四冷端换热器34处的空气和第一冷端换热器31处的空气隔开,以便于使得第四制冷板24的冷量充分通过第四冷端换热器34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也便于使得第一制冷板21的冷量充分通过第一冷端换热器31处的空气进行充分换热。7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冷端换热器31的多个换热板均垂直于第一制冷板21设置,且第一冷端换热器31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第一制冷板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第一制冷板21能够充分将冷端传递至第一冷端换热器31,从而便于通过第一冷端换热器31进行充分冷凝除湿。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冷端换热器32的多个换热板均垂直于第二制冷板22设置,且第二冷端换热器32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第二制冷板2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第二制冷板22能够充分将冷端传递至第二冷端换热器32,从而便于通过第二冷端换热器32进行充分冷凝除湿。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多个换热板均垂直于第三制冷板23设置,且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第三制冷板2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第三制冷板23能够充分将冷端传递至第三冷端换热器33,从而便于通过第三冷端换热器33进行充分冷凝除湿。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多个换热板均垂直于第四制冷板24设置,且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第四制冷板24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第四制冷板24能够充分将冷端传递至第四冷端换热器34,从而便于通过第四冷端换热器34进行充分冷凝除湿。73.具体地,第一冷端换热器31与第三冷端换热器33在对角线位置处,并呈中心对称布置。第二冷端换热器32与第四冷端换热器34在另一对角线位置处。如果第一冷端换热器31与第三冷端换热器33的散热片方向是横向布置,另外第二冷端换热器32与第四冷端换热器34的散热片方向是竖向布置;反之也可以,只要错位布置即可。74.在本实施例中,热端换热组件40包括第一热端换热器41、第二热端换热器42、第三热端换热器43和第四热端换热器44,第一热端换热器41设置在第一制冷板21的散热面上,第二热端换热器42设置在第二制冷板22的散热面上,第三热端换热器43设置在第三制冷板23的散热面上,第四热端换热器44设置在第四制冷板24的散热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优化热端换热组件40的结构布局,便于通过第一热端换热器41、第二热端换热器42、第三热端换热器43和第四热端换热器44对除湿后的空气充分进行加热,进而便于提高出风舒适度。7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热端换热器41的多个换热板均沿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热端换热器42的多个换热板均沿与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第三热端换热器43的多个换热板均沿与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第四热端换热器44的多个换热板均沿与制冷腔的高度方向呈第三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其中,出风口12与第三热端换热器43相对设置,以使经制冷腔除湿后的空气经第一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空气分别流入至第二热端换热器42和第四热端换热器44,并使得经第二热端换热器42换热后的空气和经第四热端换热器44换热后的空气汇流至第三热端换热器43处并经出风口12流出。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除湿后的空气能够顺利进入至第一热端换热器41中,随后经第一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空气将分别进入至第二热端换热器42和第三热端换热器43处进行换热,最后经第二热端换热器42换热后的空气和经第四热端换热器44换热后的空气将汇入至第三热端换热器43处进行加热最后由于第三热端换热器43相对的出风口12流出。通过将热端换热组件40设置为环形结构,并使得经除湿制冷后的空气经环形的回路与热端换热组件40进行换热,有效增加了换热接触面积,从而便于进行有效换热,避免出风温度过低的情况。7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热端换热器41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热端换热器41的多个换热板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第二热端换热器42的多个换热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热端换热器42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三热端换热器43的多个换热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热端换热器43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四热端换热器44的多个换热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四热端换热器44的多个换热板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77.具体地,第一热端换热器41具有第一散热部411和第二散热部412。可以使得沿第一散热部411至第二散热部412的延伸方向,第一散热部411的多个换热板的高度逐渐增加,以便于在第一散热部411的分隔作用下使得除湿制冷后的空气能够顺利流向至第一散热部411,并经第一散热部411进行分流。或者,沿第二散热部412至第一散热部411的延伸方向,第二散热部412的多个换热板的高度逐渐增加,以便于在第二散热部412的分隔作用下使得除湿制冷后的空气能够顺利流向至第二散热部412,并经第二散热部412进行分流。或者,第一热端换热器41具有第一散热部411和第二散热部412。可以使得沿第一散热部411至第二散热部412的延伸方向,第一散热部411的多个换热板的高度逐渐增加,以便于在第一散热部411的分隔作用下使得除湿制冷后的空气能够顺利流向至第一散热部411,并经第一散热部411进行分流;沿第二散热部412至第一散热部411的延伸方向,第二散热部412的多个换热板的高度逐渐增加,以便于在第二散热部412的分隔作用下使得除湿制冷后的空气能够顺利流向至第二散热部412,并经第二散热部412进行分流;这样,能够便于通过第一热端换热器41后使得气流能够顺利分流至第二热端换热器42处和第四热端换热器44处,以便于充分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果。78.具体地,可以在外壳10上设置有第一接水部14,第一接水部14位于制冷腔的底部,以便于通过第一接水部14将制冷腔除湿后的水进行收集,避免除湿后的水影响其他部件的情况。和/或,可以在外壳10上设置有第二接水部15,第二接水部15位于第一热端换热器41的底部,由于经除湿制冷后进入第一热端换热器41的部分空气的仍存在湿度较大的情况,因而通过第二接水部15能够充分收集第一热端换热器41底部的水分;和/或,制冷结构20为半导体制冷结构,半导体制冷结构的制冷效果好。7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水部14为接水槽,第二接水部15为接水通道;沿第一接水部14至第二接水部15的方向,接水槽的接水高度逐渐减小。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得第一接水部14内的水能够集中于第二接水部15处,便于对水进行收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接水盘60位于第二接水部15的下方,以使第二接水部15流出的水进入至接水盘60中,接水盘60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10上,以便于倒掉接水盘60中的冷凝水。80.具体地,进风口11位于外壳10的顶部,出风口12位于外壳10的侧部。除湿机还包括风机50,风机50安装在安装腔13内,风机50位于进风口11和制冷结构20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风机50能够提供充足的空气动力,以便于使得风能够顺利经进风口11进入至制冷腔中,并经热端换热组件40后从出风口12排出。81.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上还设置有提手70,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82.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核心点在于半导体的“回”形除湿风道结构、排水系统的设计。除湿机的总体布局为上下层叠式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进风口11、轴流风扇(对应为风机50)、半导体换热结构、接水部和接水箱。其中半导体换热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冷端换热组件30、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换热组件40,整体呈现为中间冷端外四周热端的“回”形布局。83.具体地,半导体换热结构的四方空间里内圈为冷端换热组件30,外圈为热端散热组件,增加了冷端与热端的散热面积。整体布局呈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同时轴流风扇、接水盘60、接水箱上下层叠,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空间占比小。84.本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的“回”形除湿风道结构,除湿时的气流循环为,湿空气经轴流风扇的强制作用从上部中间的进风口11进入,垂直向下流经内圈的冷端冷凝出水分,转向外圈阻力小的第一热端换热器41与外壳10围成的第一换热腔中换热,接着兵分两路转向两边的第二换热腔(第二热端换热器42与外壳10围成第二换热腔)和第四换热腔(第四热端换热器44与外壳10围成第四换热腔)换热,最后汇总到侧面第三换热腔(第三热端换热器43与外壳10围成第三换热腔)散热,变成相对湿度低的干燥空气从侧面出风。这种气流循环带有绕圈式效果,能够增加冷端、热端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便于水分充分冷凝,同时散热更加充分,冷热端的温差变小,除湿量增加,除湿效率优化。85.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系统包含第一接水部14、第二接水部15和接水盘60,第一接水部14与第二接水部15联通,通向接水槽。设置用于导水的倾斜的坡型结构和凹槽装置,能够顺利引流冷凝水,防止液体飞溅,并减缓水滴滴入接水盘60的速度,减轻液体滴落的噪音。86.半导体除湿片与冷热端散热器组成半导体除湿换热结构,结构布局设计为“回”字形,冷热端散热片之间贴着4片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散热片布置在中间四方空间里,散热肋片横竖交叉摆放,热端散热器布置在外圈四周,散热肋片顺应空气循环方向摆放,其中热端散热器分别与外壳10形成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第三换热腔。其中第一换热腔的散热肋片竖直放置,使用三角形阶梯型布局,做了减小风阻设计,空气能更顺畅地上升,气流循环更加顺畅。87.参见图4至图6,除湿进行时,轴流风扇为空气循环提供动力,从上部中间进风口11引入湿空气,向下经过中间冷端冷凝出空气水分,接着转向外圈第一换热腔散热,随后兵分两路转向两边的第二换热腔散热,最后汇总到侧面第三换热腔散热,空气完成绕着外部四周热端散热器流动循环的动作,最终变成干燥的热风从侧面出风。88.参见图7,接水盘60与外壳10一体化的结构,其中接水盘60上设立双水槽结构;提供半导体除湿机的排水系统,设置用于导水的倾斜的坡型结构和凹槽装置。该排水系统包含第一排水槽、第二排水槽和接水箱,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联通,通向接水箱。当除湿进行时,冷凝出的水分顺着重力方向排向第一排水槽,为了更顺利导流,防止液体飞溅,第一排水槽设置有倾斜面过渡,冷凝水经引流排向接水箱;第一换热腔里传来的冷空气与热端空气混合发生热交换产生水分,经重力作用落入第二排水槽,再由排水槽引流至接水箱。89.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除湿方法,除湿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除湿机,除湿方法包括:获取使用环境的温度t1以及使用环境的湿度r;将使用环境的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二预设温度t2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将使用环境的湿度r与预设湿度r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二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对除湿机的工作情况进行控制。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便于快速根据湿度值和温度值快速判断除湿机何时进入除湿,既能够保证除湿的有效进行,又能够防止除湿机整机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90.在本实施例中,除湿方法还包括:当r>r,且t1<t1<t2时,控制除湿机进行除湿。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便于使得除湿机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除湿,有效保证除湿效果。当r>r,且t1<t1<t2时,除湿机进行除湿,半导体制冷结构20和风机50均开始工作;否则除湿机进入待机模式,能够有效防止整机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9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除湿机为上述提供的除湿机;在除湿机进行除湿后,除湿方法还包括:获取制冷结构20的内壁面的温度t2、制冷结构20外壁面的温度t3;将内壁面的温度t2与第三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将外壁面的温度t3与第四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当t2>t3,且t3<t4时,除湿机处于预设工作条件,控制除湿机继续除湿,以保证除湿机处于正常的除湿运行状态中;当除湿机未处于预设工作条件时,控制除湿机的制冷结构20停止工作,控制除湿机的风机50在制冷结构20停止工作之后的预设间隔时间后关闭,以避免整机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工作。92.参见图8,运行保护的控制方法为,设定环境湿度下限值r,环境温度上限值t1,环境温度下限值t2,半导体冷面温度下限值t3,半导体热面温度上限值t4。开机时位于进风口11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的温度t和湿度r,与设定值r、t1、t2作比较判断,当r>r,且t1<t1<t2时,半导体除湿机除湿进行,半导体制冷模组和风机50均开始工作,否则半导体除湿机进入待机模式,能够防止整机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延长整机的寿命,同时每3min检测环境的温度t1和湿度r,与设定值作比较,判断整机除湿是否运行。接着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半导体冷面温度t2,第二温度传感器贴于第一散热器上,靠近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检测半导体热面温度t3,与设定值t3、t4作比较判断,当>t3,且t3<t4时,半导体除湿机的除湿正常运行,否则,为了整机免于高负荷下运行,半导体制冷模组将停止工作,风机50继续运行3min帮助散热,3min之后停止工作,整机进入待机模式,同时每3min检测半导体冷面温度t3、半导体热面温度t4,与设定值作比较,判断半导体制冷模组与风机50的开停情况。93.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设计“回”型半导体除湿核心的结构,提升半导体除湿机的紧凑程度,有效解决当下的空间问题;同时该结构设计紧凑化,占用空间小,冷量集中同时散热效果佳,进一步地提升了除湿效率,强化除湿效果。9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95.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9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97.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98.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9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