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控加热式中央空调出风口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数控加热式中央空调出风口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采用风管送风方式,用一台主机即可控制多个不同房间并且可引入新风,有效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预防空调病的发生。家用中央空调的最突出特点是产生舒适的居住环境,其次从审美观点和最佳空间利用上考虑,使用家用中央空调使室内装饰更灵活,更容易实现各种装饰效果,即使您不喜欢原来的装饰,重新装修,原来的中央空调系统稍微改变即可与新的装修和谐一致。因此称家用中央空调为一步到位、永不落后的选择。
现有的中央空调出风口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出风口,会在出风口边缘形成大量凝结水,造成出风口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严重影响坏境卫生,更甚至造成地面湿滑影响人身安全,在大商场、医院等场所,凝结水更是给清洁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加热式中央空调出风口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数控加热式中央空调出风口除湿装置,包括出风口、伴热带、继电器、控制面板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出风口内侧安装有出风网,所述出风网外侧安装有伴热带,所述伴热带外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部安装有电子芯片,所述出风口内侧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继电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电子芯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伴热带采用220V伴热带。
优选的,所述电子芯片采用ARM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出风网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伴热带的宽度为30mm-6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伴热带和湿度传感器整合在产品内侧边缘,伴热带联接继电器,继电器联接控制面板,湿度传感器联接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电子芯片通过湿度传感器反馈的湿度信号来命令继电器的分、合、闭合。伴热带开始加热、分离、伴热带不加热,且在设定湿度上限和下限的情况下,微电脑电子芯片自动调节继电器的分、合,从而达到出风口自动除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1-出风口、2-出风网、3-伴热带、4-继电器、41-导线、5-控制面板、6-电子芯片、7-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数控加热式中央空调出风口除湿装置,包括出风口1、伴热带3、继电器4、控制面板5和湿度传感器7,出风口1内侧安装有出风网2,能够对出风口1进行防护,防止外物进入到中央空调内,出风网2外侧安装有伴热带3,便于对出风口1内侧进行加热,进行除湿,伴热带3外侧通过导线41电性连接有继电器4,继电器4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内部安装有电子芯片6,出风口1内侧安装有湿度传感器7,继电器4和湿度传感器7均与电子芯片6电性连接,便于实现自动化除湿的功能。
通过所述伴热带3采用220V伴热带,便于进行加热除湿。
通过所述电子芯片6采用ARM处理器,体积较小,处理较快。
通过所述出风网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能够对出风口1进行防护,防止外物进入到中央空调内,质量较轻,耐用。
通过所述伴热带3的宽度为30mm-60mm,便于更好的进行加热除湿。
工作原理:将伴热带3和湿度传感器7整合在产品内侧边缘,伴热带3联接继电器4,继电器4联接控制面板5,湿度传感器7联接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内电子芯片6通过湿度传感器7反馈的湿度信号来命令继电器4的分、合、闭合。伴热带3开始加热、分离、不加热,且在设定湿度上限和下限的情况下,微电脑电子芯片自动调节继电器的分、合,从而达到出风口自动除湿的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